十大实盘配资网站 胰腺切除多少算是安全的?胰腺切除之后还能长出来吗?
文章转载自:剑胆琴心的流水账十大实盘配资网站
胰腺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和内分泌器官,其功能涉及食物消化(外分泌)和血糖调节(内分泌)等方面。当胰腺因肿瘤、炎症或外伤等疾病需手术切除时,患者常常有以下疑问:胰腺切除多少算是安全的?剩下的胰腺组织能否再生?全胰腺切除术是不是可行呢?下面就谈谈这几个患者尤为担心的问题。
一、胰腺切除的安全范围:
个体化与精准化
胰腺切除的范围需根据病变位置、肿瘤侵犯程度及患者整体状况综合判断,常见术式包括:
01**胰头癌切除术**
胰头部是胰腺癌的高发区域(约占75%),手术需切除胰头、远端部分胃、十二指肠、胆囊、远端胆总管及部分空肠,同时清扫周围淋巴结(如肝十二指肠韧带、肠系膜上动脉周围淋巴结等)。若肿瘤未侵犯幽门,可实施保留幽门的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以改善术后消化功能。正常情况下只切除胰头部分,剩余的胰腺体尾部一般都会满足正常的功能需求,只有少部分胰体尾部萎缩的病人,会出现胰腺功能不全的状态,即出现血糖升高或者消化不良,绝大多数可以通过补充胰岛素和消化酶来减轻症状。
展开剩余84%02**胰体尾切除术**
若肿瘤位于胰体尾部,常常需切除胰体尾及脾脏(因脾血管走行于胰腺体尾部)。
近年来,随着对脾脏功能的进一步认识以及微创外科技术的运用,主张在一些胰体尾部良性肿瘤中,尽量保留脾脏,即行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前提是良性或者低度恶性肿瘤与脾动静脉之间尚有解剖间隙,且外科医生具备丰富的血管处理经验,切除胰体尾部不影响脾动静脉的完整,称之为保留脾血管的Kimura保脾术式。
也有部分患者,肿瘤或炎症导致脾动静脉与胰腺紧密粘连,无法安全分离(如慢性胰腺炎或肿瘤侵犯血管),在保留脾脏与胃之间的胃短血管和胃网膜左血管的前提下,切除脾动静脉也可以保留脾脏,称之为不保留脾血管的Warshaw保脾术式。
03**全胰腺切除术**
全胰切除术是切除整个胰腺、部分十二指肠、胆囊、胆总管、脾脏及周围淋巴结的外科手术,主要针对广泛性胰腺病变。该手术虽能彻底清除病灶,但因胰腺功能完全丧失,患者需终身依赖替代治疗,需从适应症、利弊权衡、术后管理等角度综合评价。全胰切除术不需要进行胰肠吻合,消除了胰腺手术后胰瘘这一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但终究属于“以功能换生存”,需在充分权衡病灶清除与代谢代价后,予以谨慎实施。
04**保留功能的胰腺局部切除术**
如果胰腺肿瘤局限、偏良性,可以采用保留功能的胰腺肿瘤的局部切除术。包括:肿瘤局部剜除术、胰腺中段切除术、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保留胰腺钩突的胰腺次全切除术、还包括上面的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等等。有功能的胰腺神经内分肿瘤,比如胰岛素瘤等,采用局部切除术即可获得良好效果。
以上手术方式,既可以做常规的开腹手术,也可以做腹腔镜下切除。目前在一些较大的外科中心,腹腔镜微创外科或者机器人微创手术已经开展的越来越多了。
二 、胰腺的再生能力
目前尚未证实成人的胰腺组织在切除后能够再生,也就是说,胰腺部分切除之后就不能长出来了。但一般情况下,术中保留4~6 cm的胰体组织、或者保留至少20%-30%的胰腺组织既可维持正常的内、外分泌功能。但具体情况因人而异,需要结合胰腺是否萎缩、是否纤维化、是否脂肪变、胰岛细胞功能是否减退等因素来综合判断。
小结
总之,由于胰腺的再生能力有限,胰腺切除的安全范围需综合权衡“疾病根治”与“功能保留”两个方面。外科手术的目的就是既切除病灶、又保留功能,争取做到两全其美。但并非所有患者都能做到如此完美。目前的主流原则就是在保证病灶根治切除的情况下,尽可能保留功能;尽管全胰切除术已经不再像以前那么可怕、那么不可控,但术后的生活质量还是有待提高。外科手术不仅仅是切除病灶本身,更要考虑手术对机体带来的不利影响,术后保持有质量的生活才是医患双方共同的终极目标。
专家简介:
施宝民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导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肝胆胰外科
擅长
普外科各种疑难杂症的诊治,尤其是肝胆胰脾良恶性肿瘤、各类胆石症、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及胃肠肝胆外科疾病的微创外科治疗。
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2000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获得博士学位,2004年赴法国欧洲微创外科中心进修腹腔镜外科。2007年~2008年国家留学基金委全额资助在德国洪堡大学Charite 医学院作访问学者,并获得德国医学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普外科尤其擅长肝胆胰脾外科及其微创外科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对于肝胆胰及消化道肿瘤、复杂的肝内外胆管结石、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和微创外科技术有较深入研究。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德国师从著名外科学家、欧洲外科学会主席Neuhaus教授。开展各类腹部大型复杂及微创外科手术,实施手术数千例,以创伤小、并发症低、恢复快、远期临床效果好为特色。
近年来相继开展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精准半胆或肝段切除术、部分脾切除术、合并部分肝及胰十二指肠切除的胆囊癌扩大根治术、合并半肝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的扩大根治术等多种新术式,赢得国内外同道的认可及广大患者的好评。
腹腔镜微创外科技术可以熟练应用于各类肝胆胰脾及胃肠外科手术。腹腔镜下肝叶切除、胰腺肿瘤切除,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腹腔镜下脾脏切除及脾段切除术等,积累了丰富经验。还开展了经脐单孔胆囊切除、肝囊肿切除等单孔微创外科手术。不但见效快,同时疤痕小或者无疤痕,做到了术后较好的美容效果。
先后承担国家自然基金等国家10项。多次赴欧美等国家参加国际会议并大会发言。获得省部级三等奖多项。国内外发表论文100余篇,SCI收录杂志20余篇。主编专著2部,副主编2部,参编专著10部,英文专著《Liver cancer: new research》在美国NOVA出版社出版。
担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实验与转化医学学组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胆道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科技部国际合作计划评审专家、上海市普外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普外专业委员会胆道外科学组委员、上海市普外科质控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上海肿瘤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上海普外医师分会委员、上海中西医结合外科委员会常务委员、上海中西医结合外科委员会腹腔镜微创外科学组副组长十大实盘配资网站,上海市医学会第四届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中国微循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肝胆胰学组副组长、中国医院协会医疗技术委员会肝胆胰肿瘤专家组组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数字分会胆道损伤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委,《国际外科学杂志》编委,《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委,《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青年编委,《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等。
发布于:上海市